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是一道民生题,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担负着对儿童未来发展的责任与使命。近年来,济北街道新元社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工作的重要论述,依托传统文化阵地优势,聚焦儿童需求,坚持“俯下身子”找问题,“一米视角”看发展,倾听儿童的声音,解决成长的困惑,从“童学”“童行”“童言”“童绘”和“童梦”五个维度,让青少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议天下事、绘家乡美,共同打造儿童友好的“家”,五维聚力托起儿童的美好未来。
“童学”万卷书
新元社区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链接学校、教培机构等优势资源,打造了提升青少年素养的三大课堂。“公益·德蕴课堂”面向儿童开设创意美术、书法、围棋、古筝、亲子绘本、国学经典等特色公益课程7种,利用业余时间在青少年心中培植传统文化根基,有效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它不仅是课余知识体系的传授,更是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国学讲堂”融合了传统文化学习、健康知识宣讲、未成人教育、防溺水、交通安全、防骗防拐等内容,通过培训、讲座、寓教于乐的形式,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应急能力,守护儿童安全健康成长;还有丰富青少年寒暑假期生活的“鸿鹄学堂”,在系统的课程设计体系下,融入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和课外实践内容,涵盖了音乐、剪纸、诗词、朗诵、绘画以及逛鲁博、游闻韶台等课程,形成一个高质量传统文化素养提升课堂,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儿童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三大课堂丰富了文化载体,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青少年儿童的生活,受益青少年儿童人数达1000余人。
“童行”万里路
没登过峰顶的人,领略不到巍峨高山的伟岸;未见过大海的人,体会不到沧海一粟的渺小。新元社区以行走的课堂为体验形式,深挖济阳本地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选取了十一个有地方特色的研学项目,让青少年走出学校、走出课堂,在研学游中“研”有所得、“学”有所获,寓教于游,既要展现研学游的教育性、知识性与文化性,也要展现趣味性、体验性和互动性。截至目前,新元社区已经先后带领青少年来到了史家寺第一党支部、韶音博物馆、济阳黑陶和黄河,知识讲解和实地体验相结合,引导青少年用双眼观察家乡变化,用脚步丈量济阳大地,寻找善美济阳,做善美济阳人。
“童言”天下事
童议
为聚焦儿童发展,引导儿童以“社区小主人”身份共同参与讨论社区事务,新元社区积极搭建儿童议事平台,成立由10名8-12岁社区儿童组成的第一届“议路童行”儿童议事委员会,围绕社区建设与发展定期开展议事活动,先后开展了“国家安全日”宣传教育、“别样六一 安全童行”、“开学第一课——启航新学期 励志向未来”和“感受自然 治愈心灵”等五期主题议事活动,激励和培养儿童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从“儿童视角”发出“儿童声音”,发现社区问题,与伙伴一起协商、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共建儿童友好社区。
“童绘”家乡美
绘画是发现美、表达爱和增长智慧的有效途径,为广泛宣传儿童友好理念,新元社区引导孩子们通过绘画的形式,展开想象的空间,描绘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区”,先后开展了“我的社区”、“99公益日·我们一起做好事”“垃圾分类”等主题手抄报,孩子们用儿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助力社区规划与建设。同时,新元社区联合辖区爱心志愿商家开设创意美术特色公益课程,通过绘画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充分挖掘少年儿童“从一米视角看社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从绘画中理解并欣赏孩子的艺术表达和神奇创想,蓝天、海洋、青山、绿水……孩子们用多彩的画作向我们传递了绿色环保、低碳生活的理念,不仅营造了儿童友好的良好氛围,而且培养了他们爱祖国、爱人民和爱家乡的家国情怀。
“童梦”一个家
儿童友好,就是对未来友好,这是我们社区此刻正在努力的行动。新元社区基于赋权理论和社区发展视角,积极搭建儿童关爱、平等和尊重的成长空间,通过先后开展“‘童’心同力 共‘创’未来”、“我是社区小主人·社区漫步调研”、“非遗有我志愿服务”等系列主题活动为儿童赋权,让孩子回归儿童本真,相信儿童成长的力量,全面激发儿童参与热情,培养儿童的主人翁意识,帮助儿童成长、成才、成梦想。
济北街道新元社区坚持以儿童友好的“小支点”,撬动社区治理的“大变化”,用“一米高度”体现“新元温度”,不断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促进社区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下一步,新元社区将围绕儿童友好“五个维度”,持续推动儿童友好社区精细化管理与服务,不断满足儿童及家庭的新需求、新期待,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儿童友好社区。